“黄鼠狼”( Marder )步兵战车是德国在二战后研制的步兵战车,1969年4月开始批量生产,于1971年进入德国陆军服役。
基本参数
全长
6.79米
全宽
3.24米
全高
2.98米
重量
33.5吨
最大速度
75千米/时
最大行程
520千米
研发历史
1960年1月,德国与两大集团签订了设计与制造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合同。这两大集团是:由菜茵金属·哈诺玛格公司、鲁尔钢铁公司,威顿-安南公司和布诺·达内格公司等企业组成的菜茵金属隼团,由亨舍尔工厂与瑞士莫瓦格两家公司组成的另一集团。第一批制造出样车7辆,1961–1963年又制造出第二批料车8辆。后来由于优先发展反坦克炮和多管火箭炮,该车的研制工作曾一度停顿。1966年,研制工作恢复,军方提出设计要求。1967年,根据这些要求,开始第三批和最后一批样车的制诰,共计10辆。1964年,亨舍尔被莱茵金属集团兼并,从此,研制 工作大部分由莱茵全属集团完成。1969年4月,新型步兵战车正式批量生产,同年5月命名为“黄鼠狼”步兵战车。截至2020年7月,该车仍在役。
车体构造
“黄鼠狼”步兵战车的车身前方左侧为驾驶舱,驾驶员配备3具潜望镜,中间具可换成被动式夜间驾驶仪。动力舱在驾驶员右侧。载员舱在车体后部,可装载6名步兵,分为两排,每排3人,背靠背坐。人员通过车体后部的跳板出入。载员舱的两侧各有2个球形射孔,顶部两侧各有1个顶窗和3个潜望镜。射孔与潜望镜配合,可使步兵从车内安全射击。
“黄鼠狼”步兵战车结构图
攻击能力
“黄鼠狼"步兵战车的车身中央为一个双人炮塔,右侧为车长而左侧为炮手,其武器为门20毫米Rh202机炮和1挺MG3同轴机枪,必要时可加ト“米兰"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和5枚“米兰"反坦克导弹。由于采用了遥控射击方式,炮长和车长可以不坐在炮塔里,这样炮塔便可以做得很小,减少了中弹的概率,这是“黃鼠狼”步兵战车的一大优点。
“黄鼠狼”步兵战车涉水行驶
防护能力
“黄鼠狼”步兵战车的车体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,车内采用了隔舱布置。由于“黄鼠狼”步兵战车要与“豹”式主战坦克协同作战,因此采用了与轻型坦克相同的装甲。车休前上部装甲厚20毫米,可抵御20毫米机关炮的攻击。其他部位可抵御轻武器和炮弹破片的攻击。车体两侧有裙板。车内有集体式三防装置,超压为30毫米水柱,另有自动灭火装置,可两次使用,第一次为自动灭火。第二次为手动灭火。
用树枝伪装后的“黄鼠狼”步兵战车
机动能力
“黄鼠狼”步兵战车的动力装置为1台 MTU MB 833水冷柴油发动机,最大功率为441千瓦,与之匹配的是伦克公司的 HSWL -194型4速变速箱与无级液压转向装置。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,有6对负重轮和3对托带轮。主动轮在前,诱导轮居后,第一、二、五、六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震器。“黄鼠狼”王者荣耀外挂步兵战车的涉水深度为1.5米,如借助辅助装置可达2.5米。
十秒速识
“黄鼠狼”步兵战车的车体高大,前上部装甲倾斜明显,车顶前部有
双人炮塔。车尾有尺寸较大的车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