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
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
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
成功将“嫦娥五号”月球探测器送入太空
开启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返回任务
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。记者 刘洋摄
在火箭成功发射的背后
有一群女性航天工作者默默付出
她们被身边的同事
称作托举“嫦娥”奔月的嫦娥们
张露:
从西昌到文昌,
送飞“嫦娥”3次
“热烈祝贺‘嫦娥五号’发射任务圆满成功!”随着指控大厅大屏上投出耀眼的“大红屏”,张露终于露出了舒心满意的笑容。
张露是文昌指挥控制站一室指显组的岗位负责人,人称“露姐”。主要负责火箭一体化综合指挥显示系统的研制开发、使用维护,为任务提供实时态势、火箭飞行等信息展示,为决策指挥提供服务。综合指挥显示系统中有几百个显示界面,上万个参数绝不容许一丝差错,否则将会对首长指挥决策带来误导。可以说,她的工作是任务中“曝光度”最高的了。
张露2011年6月研究生毕业,怀着航天报国的志向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。在梦想的催征下,她勤奋好学、刻苦钻研,申请到多个岗位学习锻炼,经过不到一年时间高密度任务锻炼,她能一人身兼三岗,熟练掌握测试原理、设备性能,圆满完成十余次航天发射任务。在“嫦娥三号”任务中,她表现突出,被基地评为“巾帼建功先进个人”。
2014年3月,张露响应建设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号召,从西昌调往文昌。从测发岗位来到测控系统,可以说要从头学起。对当时有孕在身的张露而言,更是困难重重。但她丝毫没有退却,仍然坚守岗位,学习测控系统相关知识,逐步掌握了相关设备,也很快成长为团队中的骨干力量。参与研制的指挥显示软件圆满完成了50余次航天发射任务,并在2018年成功为“嫦娥四号”任务航区测量提供指挥显示保障。
她的丈夫廖国瑞是测发岗位一线的指挥员,平时工作也很忙。夫妻俩执行任务时都需要进驻场区,两个孩子只能交给父母照看。同在场区工作的两口子,日常工作的地点相距不过几百米,却很少见上一面。特别是“嫦娥五号”任务启动后,这种同地的“异地”成了常态。但夫妻俩并没有受到影响,反而相互约定,看看谁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更好。
24日凌晨,随着长征五号火箭托举着“嫦娥五号”腾空而起,张露带领团队又一次圆满地下城外挂完成指挥显示保障任务。
王志霞:
当好火箭摄影师,
展现嫦娥奔月的曼妙身姿
在有着“万里海天第一棒”之称的铜鼓岭测控区,王志霞和她的团队操作设备,牢牢咬住跟踪目标。她和团队负责实时记录并向指挥控制中心传输火箭飞行画面,为航天发射提供重要辅助决策图像信息,同时也向世人呈现火箭飞行的壮美身姿。
这是王志霞第一次在首区任务中担任分系统指挥员,也是该分系统的首位女性指挥员。清秀的面庞,说话温柔的语气,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她“紫霞姐姐”。柔弱的背面暗藏着刚强,志霞用实际行动证明了“谁说黑号发卡网女子不如男”。
测控设备就是岗位人员手中的武器,只有熟悉装备性能,才能百战百胜。王志霞清楚地知道,作为指挥员,必须做到对自己手头的设备了如指掌。任务前的设备中修是她提高自己的宝贵机会。中修开始,志霞就坚守在一线。一方面配合场所师傅加班加点赶进度,一方面利用宝贵的机会现场“取经”。摸爬滚打、点灯熬夜,丝毫不比组里的男同志差。“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女孩子,没想到干起活儿一点不差!”厂所师傅纷纷赞许。
虽然之前也曾担任过航区任务分系统指挥员,但与首区任务相比还是存在很多差距。志霞明白一定要熟谙火箭发射的特点特性,才能保证任务的圆满成功。“嫦娥五号”任务一下达,王志霞就立即着手研究:火箭型号变化影响,尾焰亮度如何?飞行轨道如何,射向多少度?发射在什么时间,自然光强度对调光调焦有何影响,等等。为此,她在“双想”中考虑了诸多情况,并制定了应急措施。她说:“不把这些都研究透彻了,就是在打一场毫无准备的仗。”
作为指挥员,发挥团队的作用十分重要。她合理统筹中修与任务关系,科学安排组内岗位,开展针对性训练,利用动目标跟踪模拟器锤炼操作水平,全面提升能力。
任务中,光学设备准确捕获目标,稳定跟踪,王志霞用完美的表现完成了身为设备首区任务指挥员的首秀。
杜静娴:
精准测距,
为“嫦娥五号”保驾护航
“铜鼓岭雷达跟踪正常!”任务中,雷达岗位测距操作手杜静娴全神贯注操控着设备。紧张的操作,让她的脸庞微微泛红。
“嫦娥五号”任务启动后,杜静娴定岗到测距岗位,担任1号操作手。测距岗位操作手要从瞬息多变的复杂环境中捕获信号,在海量测量数据中准确拦截处置错误数据,为中心提供更加精准的测量数据,是雷达组最重要的岗位之一,对能否圆满完成试验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也可以说测距岗位是任务中承受压力最大的雷达岗位,首次担任这个岗位,也让杜静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
以前的操作手都是培训了一两年还不敢出师,但杜静娴主动请缨,敢于尝试。她说不尝试一下,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!她用心钻研任务文书,刻苦训练操作。通过想定故障弹道,设置应急训练科目,不断锤炼自己的应急能力,就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琢磨如何应急。每发现解决一个问题,都能让杜静娴很兴奋。她说:“任务前不怕出问题,就怕任务中掉链子。现在每出一个问题,就能让我更加防患于未然。”功夫不负有心人,任务中,她圆满完成跟踪弧段,也创造了该站首位女测距操作手的历史。
2017年杜静娴追随男友张晨曦的脚步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。她先后在铜鼓岭测控区安控设备和雷达岗位工作,每个岗位都能很快独当一面。活泼开朗的性格,带着一丝犀利和辛辣,在讨论解决设备的软硬件问题时常常都能一针见血,在执行任务中沉着冷静、思路清晰。为了提高设备测量能力,杜静娴积极参与雷达智能化项目,为实现自动跟踪出谋划策、贡献力量。
现如今杜静娴和男友也步入了婚姻殿堂。丈夫张晨曦也在同一单位主管装备工作。他们相互扶持,一起牧箭逐星、逐梦海天,定期分享收获体悟,共同成长进步。工作虽然辛苦,但杜静娴知道,任务成功就是对付出最好的回报。
奋斗中的女航天人,构成了一道青春靓丽的风景线。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,有她们昂首奋斗的身影,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中,有她们孜孜不倦的追求。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业中,她们是不可或缺的那一个,稳稳托举“嫦娥”奔向月球。今天,她们是最美的嫦娥!
来源:新海南客户端、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
记者:吴岳文 通讯员 曾鹏文图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来源: 南海网